截至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亿9538万人。
然而,若非一次神秘的天灾的话,可能如今的中国人口早就已经超过20亿了。这场天灾便是小冰期!
小冰期持续数百年,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据《地球物理研究快报》报告称:小冰期很可能是四次火山喷发和海冰增加导致阳光反射增加的组合效应诱发的——即所谓的反射效应……火山喷发效应引起海冰面积增加,而海冰反射率增加又长时间维持了冷却效应。
小冰期具有全球普遍降温的特点,通常认为,小冰期始于13世纪,止于19世纪。然后,再出现一个相对温暖的气候时段,在16世纪中期以及19世纪中期之间,达到最冷顶点。
小冰期影响了植物生长以及农业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小冰期的气候,在中国的响应是十分强烈的。台湾高山湖泊,于1320年开始出现冷干环境沉积。华北平原,则于13世纪80年代,进入了明显的降温期。
而由于这一时期跨中国明、清两朝,因此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
明代多地出现漫天冰雪的奇景,令人称奇
明代承宋元的气候,继续为寒冷的气候。但是,明朝却比元代更干旱。在明代中叶以后,漫天冰雪的奇景在降临江南,华中以及华南各地。
据《广东通志》:武宗正德元年冬,广东琼州府万州雨雪。明武宗正德四年冬,广东潮州陨雪,厚尺许。
广东琼州府万州,是如今的海南岛万宁县。潮州即是今天的潮安以及潮阳等县,都位居亚热带。广州也曾见到了稀有的雪花,而明代中叶是“雨雪”,“陨雪,厚尺许”,可见与当时相比差别不是一点半点。
据《江南通志》记载:孝宗弘治十二年及十五年冬天寒,祁阳江水冻合,余姚江水冰合。
祁阳在湖南衡阳的西南方,有湘江支流流经其境,馀姚在浙东,有曹娥江以及甬江流经其境,而在弘治年间竟然冰封江面,足见当时的气候之酷寒。
旱灾瘟疫严重,激发严重民变
因小冰期的缘故,降雨区域普遍南移,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连年遭灾。
竺可桢在《中国历史上的旱灾》中说:“除晋和南北朝以外,雨量特别少者为明代,当时旱灾之总数各世纪之冠”。
而在旱灾之后,还出现了瘟疫。公元1580年,山西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空”,这一年,山西省的太谷县、忻州以及保德州等地。也发生了瘟疫。
在万历年间的瘟疫,河南以及河北等地皆有,到了崇祯年间,华北地区的瘟疫又进入了一个高发期,并且与万历年间相比,其发生的范围扩大了。而这些瘟疫,大多数是鼠疫。
旱灾、瘟疫的流行,直接激发了严重的民变。在传统的农耕文明之下,土地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它直接的影响了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在农作物减产的情况下,引发了“地不足以容人”的危机,在这个时候为了生存,农民起义以及社会暴动就会层出不穷。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首的农民军,便摧毁了大明朝在北方的统治。
这次小冰期,给中国农业社会带来巨大的打击,成为了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明代中叶,北方少数民族族频繁入侵,与鞑靼之间爆发了多起战争,其中就有“土木堡之变”。
在1640到1700年,是这次小冰期中最冷的时期,而这与清军南下入关、建立政权的时间也是一致的。
小冰期压制中国人口增长,中国本该有50亿人口
随着明清小冰期的到来,使得中国人口从2亿增长到4亿,推迟了将近200年的时间。这数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少增长了近几亿。
如若没有明清小冰期的话,也许在康熙年间,中国的人口就增长到4亿了。而到了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的人口则会增长到6至8亿。时至今日,中国人口早就突破20亿了。
小结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或许这次小冰期对于现代来说也并不是那么坏,毕竟如今的人口问题确实是有些令人头疼,如果现在中国的人口在20亿左右的话,那么恐怕也会出现很多严重的问题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